新時代新征程,新型工業化有了新內涵新特征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,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之際,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的工業化,前瞻布局未來產業,豐富完善應用場景,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,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路徑。其中,氫能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具有重要意義。
氫能作為一種有望實現零排放、可通過太陽能和水電解產生、可無限循環利用的清潔能源,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,對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,其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。
目前,我國已初步掌握氫能制備、儲存、運輸、加注等主要技術和生產工藝;制備方面,2022年我國氫氣年產量超3500萬噸,是世界最大制氫國。但總體看,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,發展路徑還需進一步探索。
布局氫能全產業鏈發展
有力支撐“雙碳”目標
“十四五”以來,我國氫能產業快速發展,相關政策體系隨之建立健全。具體包括:
2020年“雙碳”目標的提出和國家政策的支持,使我國氫能產業熱度持續攀升,氫能發展進入快車道。
擴大交通領域應用規模
積極探索一體化加氫站新模式
盡管當前國內加氫站數量較少,應用規模有限,但隨著未來加氫站建設需求的增加,各地政府對加氫站建設的政策扶持,將會加快實現加氫站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和商業化應用。
探尋工業領域應用路徑
拉開氫冶金時代大幕
工業領域,是我國氫能應用占比最大的領域。
氫冶金政策的具象化發展趨勢,為氫冶金項目的發展提供了前瞻性布局。
氫能賽道加速爆發
綠色革命風口已至
氫能,被譽為“21世紀終極能源”。隨著氫能產業鏈下游應用需求的不斷釋放,中上游產業鏈賽道的布局速度逐漸加快,加氫站、氫儲運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受到重點關注。
在交通運輸領域,政策補貼支持力度逐步加大,氫燃料電池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在工業領域,持續深耕綠色冶金技術發展,綠氫成本將隨之逐步下降。要牢牢把握全球能源變革發展大勢和機遇,在氫能產業鏈分工協作中站穩腳跟,打造高質量氫能產業集群。
|英文摘要| Abstract
文章來源|綜合澎湃新聞、人民日報、中華工商時報、中國能源報